道天,果圃诸多果木下,莺莺燕燕一片,二十三名十四五岁的秀女及三位公主一同游玩。
吕维也很想顺应张嫣的提议,将公主及这些为信王选妃选上来的秀女一同留在道天,平时做点事情也是好。
可道天内至今不能生产棉麻、丝绸,她们待不了多久浑身衣衫就会腐朽成灰,与其闹出尴尬,不若等道天内能生产棉花,再纺织棉布做成衣服后再招纳这批秀女和公主进来。
这些秀女进来,原本种植好的桑林也就能派上用场,可以养蚕制取丝绸了。
另一边八卦井边,吕维与张嫣对坐畅谈,两人如今并席同桌,桌上铺着一面青旗,竖长五尺,横宽两尺,红色收边并饰金色丝绒模仿火焰。
旗上是日月纹,白日红月勾勒痕迹,组成一个‘朙’字轮廓,旗下是‘第一镇’三个鲜红刺绣文字。
旗头下还有一竖字,刺绣出‘大朙第一标’五个字。
各省督抚直辖的精锐部队往往被称之为‘标营’,标就是旌旗之意,即守护旌旗的军队,泛指中军。
吕维也见过西苑内操……总的来说大明军队十分花俏,日本战国时期的军队都背个旗子作战,大明比日本这边儿还要花俏。
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受统于丰臣秀吉,归属于统一zhèng quán,所以参战的各大名军队反而不需要太多的背旗区别身份;倒是明军,军官盔顶有盔旗、雀翎,普通士兵也装饰盔旗、雀翎彰显武勇,大小军官都有背旗,一营三千多人参战……一千人挂着背旗,十分鲜艳、花俏。
这也没办法,火器大肆列装于军中,军服颜色要鲜艳,增加识别度;这还不够,只能从旗帜上想办法,大小军官、精锐士兵挂上背旗就能解决硝烟中敌我识别问题,也能鼓舞士气。
建奴八旗军队建立之前,有一支黑旗军队,后扩建为四旗时,黑旗就撤销了番号编制,原因就在于黑色旗帜、衣甲在火器战场上不容易识别。
吕维抚着旗帜上的刺绣文字:“第一标会驻扎通州城外,皇后以为该赐个什么封号呢?”
“通州有京门之称,真人可赐‘京门’二字,以示拱卫京城之意。”
张嫣对此兴趣不是很大,将她面前的册本往吕维面前一推:“魏忠贤这两日放纵缇骑出入贵戚之家,各家惶惶不安,先后来宫中诉冤,亦有所表示,所献礼单皆在于此。”
“我看这做什么?”
吕维将册本退回到张嫣面前,问:“你父亲太康伯一家如何处置?你若垂帘听政,我可不想太康伯一家上下犯案弄得人尽皆知。”
张嫣沉默,只是一叹面有忧愁:“终有抚育之恩,为之奈何?”
留在京里就近看管,还是放归开封锦衣还乡,都是很大的隐患。
勋戚犯法,就跟小猫会抓破窗纱一样,几乎是必然。
吕维也是沉默,周道登、魏忠贤和张平安,都有明确言论,怀疑张嫣的出身有问题,根本不是太康伯张国纪的亲生女儿,是罪官之女,寄养在张家。张嫣一路过关斩将位列中宫,执政的东林党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力。
这三个人就差直说‘张嫣是东林安插在宫里的眼线’,可吕维在意么?
张嫣就不是安分的皇后,天启被软禁以来,魏忠贤全面退让,又有吕维支持下,张嫣收拢后宫权力的过程堪称杀伐果断,短短七八天内,打死的宫人足有百余人。
仅仅是前天清查宝库御器失窃案,从察觉宦官监守自盗御用宝器失窃不足,再到盘查审问、打死涉案宫人、追缴赃款前后只用了两天。
见案情将要蔓延到魏忠贤身上,张嫣果断灭口。
没有她的高压,怎会有下面人的高效率?
太康伯一家,显然已成了张嫣此时最大的把柄。
“皇后曾建议我将宫中裁汰的宫人转隶于三位公主名下,使之与勋戚争窝。这还不够,我觉得西苑、南海两支净军也该如此办理,这两营合并为一营,裁汰老弱,只留精干丁壮。这支净军,皇后不妨遣心腹之人统率。”
“皇后手里有钱,只能让人和和气气说话,若再加上这些这一支得心应手的净军,那许多事情皇后也就不为难了。”
吕维声音温和,见张嫣愁眉不展,接着说:“皇后若为难,大可假死脱身。若是想有一番作为,无需顾虑什么。”
给张嫣一支军队,怎么处理太康伯一家就由她看着办,吕维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到位了,该有帮助、尊敬都有,就看她怎么折腾。
自己也能逐渐控制修炼时的情绪问题,速度慢点就慢点,没必要死追着人家,让人家放弃皇后大权。
在皇宫里,张嫣一句话能影响两三万宫人的命运,间接影响的人就更多了;而在道天,她能获得什么?
一个几乎短时间内不能见光的身份,所谓的长生、逍遥,对张嫣并无致命吸引力。
送走张嫣一行人,张平安引着内库总管李谦,李谦递上一道奏疏,爬伏在地静静等候。
“承运库掌库事太监齐升进言:内供需用甚急,外解积欠愈多,计直隶、江西、湖广、浙江等府共欠绢六十七万三千六百一十七匹二丈四尺,乞敕户部差官守催。”
很短的一道奏疏,吕维眉头沉着,问:“平安,怎会拖欠六十七万匹?”
这可不是棉布、麻布,是上好的丝绸,是可以当钱用的硬通货。
张平安俯首应答:“回道尊,各省交结内侍权贵,有意拖欠而已。不出意外,今后催收艰难,皇帝下诏减免,此事就可揭过不提。仆以为,织户已上缴绢匹,这些绢就躺在各省转运库中。朝廷催收的急了,就能运抵北京各库……若是懈怠一些,无论如何也是收不来的。”
“原来是想贪污,矛头又指到魏忠贤身上了,可他不能动。对了,你张家当年掌权时,家里有多少钱?”
吕维所问让李谦骇然,张平安则笑呵呵回答:“仆当时年幼无知,哪里知道钱多钱少,只是衣食用度颇为铺张。后刘朝奉客氏之命来抄家,究竟抄了多少钱,估计刘朝本人也是糊涂的。”
“那户部派人,能收上来?”
“回道尊,必然能收上来的。”张平安口吻坚决:“万万不可减免,否则一处如此,明年各处有样学样,势必更难催征。亦不能讨价还价,否则一处如此,处处如此;一年如此,年年如此。一应税种皆有纲法,朝廷依法催征,不徇人情之私,必能催征到位。”
吕维伸手摄来一道竹简正要书写,李谦开口:“外臣启禀道主,今各省拖欠金花银将近二百万之巨,还请道主遣户部一并催征。”
“金花银?”
吕维疑惑之极,稍稍回忆才想明白,这笔钱是各省直接给皇帝的小金库,和户部的太仓银没一点关系,从来不归户部度支,也不在毕自严的预算表单里。
这可是明目张胆欠了皇帝二百万零花钱,三大殿工期缺钱那么严重,难道魏忠贤之前就没管?
看来欠债的是大爷,这道理在大明朝就流行了。
阉党的战斗力不能期待,吕维就说:“已知此事,不日将遣派户部前往催征,还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