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6000月票加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巧什么?”

    陈健功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随即脸上的表情逐渐严肃下来,“你那剧……”

    林朝阳点了点头,“昨天刚告诉我,说要参加什么文艺汇演,估计应该就是你说的这个活动。”

    陈健功作出关切的样子,“你们那剧没排几天吧?仓促拿出来,效果再不好,那不是浪费了你的剧本嘛!”

    “那也没办法啊!师大没什么节目拿得出手,我们那部话剧学校领导大力支持,还给了两千块钱的经费,本来是打算在期末的时候给全校同学做个汇报演出的,现在只能先顶上来了。”

    林朝阳没说假话,之前黄会琳找燕师大校领导要经费,学校支持归支持,但也不能把钱扔到水里打水漂,确实是想把《天下第一楼》拿到期末的时候搞个汇报演出。

    林朝阳说话的语气淡然,波澜不惊,可看在陈健功眼里,只有三個字:装逼犯。

    两人现在关系匪浅,熟的不能再熟了。

    陈健功本来对《良心》是很有信心的,这部剧本是他精心打磨,还找了林朝阳、蓝田野、蓝荫海帮忙。

    前几天在燕大首演之后好评如潮,之后又演了几场,几乎是场场爆满,无论是风评还是受学生欢迎程度,比一个多月前风靡燕大校园的《美丽的爱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平日里热衷于参加各种组织和活动,属于燕京的高校串子,对于各个学校的情况也基本了解。

    各个大学能拿得出手的节目他几乎都有所了解,自诩《良心》的质量在其中绝对是翘楚之作。

    可现在多了林朝阳这个变数……

    陈健功心中思忖着,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林朝阳写比他强不假,可却从来没碰过话剧,之前两人打磨《良心》的时候都是磕磕绊绊的,自己写的剧本又能比他好到哪里去?

    再说就算是剧本比自己强点,可他们排练时间短啊,效果肯定没有《良心》好。

    自我安慰了一番,陈健功脸上又露出自信的笑容。

    “那敢情好,到时候咱们同台竞技。”

    林朝阳点点头,“好。”

    十二月刚过,窗外面的那些树木好像秃了的鸡屁股上面仅剩的几根毛,光秃秃的插在灰蒙蒙的天空里。

    这会儿天还没亮,林朝阳正围着图书馆跑步。

    几个月前他被陶玉书嫌弃了一回,看到正在慢跑锻炼的老朱头儿心血来潮也跟着跑了两天,没想到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当然了,林朝阳的坚持也离不开老朱头儿的恶语嘲讽。

    老朱头儿这人跑步的时候不说话,可只要一停下,就好像要把跑步时憋的话都突突出来,尤其是林朝阳上赶着给他树靶子,每天都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两人每天早起一起跑步,跑完了步又得互相嘲讽几句,一来二去,都习惯了这种节奏,哪天要是没人拌嘴了,还有点不适应。

    这不,今天老朱头儿就没出来,八成是睡懒觉去了。

    毕竟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林朝阳要不是得上班,也不想出来这么早。

    他跑完了步,消消汗,来到图书馆门口。

    冬天里,图书馆门口排队的人比其他时候少了不少,可依旧有不少人在提着热乎乎的早餐等着开门。

    他来到借书处刚摸了半个小时鱼,杜蓉就送来纸条,说楼下有人找他。

    下了楼,就见章德宁一脸幽怨的站在阳光大厅那里,林朝阳刚走近就听她说道:“这么长时间你也不说去看看我,非得我主动来找你?”

    林朝阳差点上去一把捂住她的嘴,伱这都是些什么虎狼之词?

    “咱好好说话行不行?”

    章德宁面露得色,“开个玩笑嘛。”

    “这不是好长时间没过来找你聊聊了吗,过来看看你。”

    “这还像句话。”

    外面天太冷,图书馆里又不适合交谈,林朝阳便带着章德宁来到楼梯拐角的僻静处。

    “最近《高山下的花环》很火爆啊!”章德宁神色复杂,语气更复杂。

    “是啊,我也没想到。”

    “我听说那期《人民文学》卖了150万份,人文社没想着给你出个单行本?”

    章德宁越说越不是滋味,好像自家的牛被借去犁了邻居的地,到收成的时候,邻居家的土产比自家还多。

    “单行本还得等一等,部队那边可能有点想法。”

    “我听说《小鞋子》的销量也不错。”

    林朝阳意外的看着章德宁,《小鞋子》的单行本也是人文社发的,之前李曙光在出版前还告诉了林朝阳的征订量,足有三万多册,是个相当不俗的成绩。

    不过这段时间林朝阳没关心过单行本销量的问题,现在出版社既不给版税、又不给印数稿酬,出版也是一锤子买卖,他懒得关心。

    “这你都知道?”

    “这又不是什么秘密,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卖了多少?”

    虽然平时不关心,但毕竟是自己的作品出版,既然说起来了,林朝阳自然也带着几分好奇。

    “具体销量不知道,只知道现在印了15万册。”章德宁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带着几分怅然。

    这个年代基本没有图书销量统计这个概念,大家都是根据出版社的印量来预估销量的。

    数据虽然有点误差,但一般都是在可接受范围内,毕竟哪个出版社也不会傻到印一堆卖不出去的书放在仓库里吃灰。

    林朝阳心中盘算着,《小鞋子》单行本发行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一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印了15万册,这要是一年下来,至少也得几十万册。

    唉!这要是在版税时代,光是这一个单行本就够他赚麻了。

    他越想越觉得吃亏,越想越觉得难受。

    玛德!不管什么时候,劳动人民想赚点钱咋就这么难呢?

    不光他难受,包括章德宁在内的《燕京文艺》的编辑们比他更难受。

    之前《小鞋子》正火,错过了《高山下的花环》,大家虽然觉得遗憾,但也可以接受。

    因为《高山下的花环》本身是军事题材,不仅是受众人群相对狭窄,连在文学界的评价体系中也存在着天然短板。

    可谁能想到,《高山下的花环》这一火就是三个月,让第八期《人民文学》的销量直接破了一百五十万份,这不仅创下了《人民文学》的销量记录,同时也打破了国内文学期刊的销量天花板。

    影响力就不用说了,红遍大江南北,读者群体数以千万计。

    后世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个年代大家共享图书。

    一本杂志的读者除了拥有者本人之外,还包括了其亲属、同学、朋友、同事……可以说杂志每一份销量的背后都是一个当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关系网。

    赵蒙生、梁三喜、靳开来……里面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都成为了读者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是成为了许多热血青年的偶像。

    特别是在部队当中,这部的影响力更是强大,要知道之前部队可是采购了五万份《人民文学》,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些杂志在部队中的连排单位当中广为流传。

    因为本身写的就是基层部队的事迹和人物,基层官兵们阅读起来更加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再加上热血的战争、牺牲情节和无处不洋溢的英雄主义,让这部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无数基层官兵的喜爱和认可。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战事的官兵们,因为那份独特的亲身经历,更让他们对的内容感同身受,产生了强大的共鸣。

    这段时间以来,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信件是从部队寄来的。

    比较可惜的是林朝阳分身乏术,没办法一一回复这些读者的热情,只能挑选其中的少数人回信以表感谢。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数月,火爆之势堪称1979年独一份。

    哪怕是几个月前在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引起了极大关注和讨论的《小鞋子》也难望项背。

    军事题材有它天然的短板和弊端,但也有强势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流行往往代表了主流民意。

    这一类一旦广受欢迎,便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能够相比的,因为它的受众已经超越了原本的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体,变为了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

    唯一值得章德宁她们这些人欣慰的就是,在文学界的评价上《小鞋子》的口碑还是要比《高山下的花环》高出一些的。

    军事题材在国内文坛的评价体系向来是以官方为准,来自于文学界内部的推动性并不高,《高山下的花环》口碑不俗,但依旧没有摆脱这方面的藩篱。

    十月份冯穆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份堪称重量级的评论,之后又陆续有几位有官方身份的评论家发表了评论文章,评价都不低,但以《高山下的花环》的风靡程度,文学界的这种反应只能算是不冷不热。

    不过要是再想到《小鞋子》单行本也是人文社出版的,《燕京文艺》的编辑们就更感觉到难受了,简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那还真不少。”调整好了心态,林朝阳叹息着说了一句。

    章德宁说着也心里难受,决定换个话题,“最近有什么构思没有?”

    “没有。”林朝阳干脆的说道。

    “没有?《高山下的花环》你都交稿四五个月了吧?”

    章德宁满脸惊讶,目光中透着满满的怀疑。

    有了《高山下的花环》的前车之鉴,她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真没有。最近一直鼓捣话剧呢,没空。”林朝阳解释道。

    “你鼓捣话剧干什么?”

    “给媳妇帮忙。”

    林朝阳一句话让章德宁陷入了沉默,看向林朝阳的眼神中夹杂着欣赏与鄙夷,欣赏的是他竟然还有写话剧的才能,鄙夷的是他一个写的竟然不务正业的写起了剧本。

    “才是你的立身之本。”章德宁好像生怕林朝阳在话剧圈玩票玩嗨了,忘了老本行。

    “就是弄一出学生话剧。”

    章德宁点了点头,“行吧,那过一阵我再来。”

    “好。”

    “对了,你给你媳妇她们弄的那部话剧叫什么?”临走,章德宁问了一句。

    “天下第一楼!”

    “天下第一楼?一个学生话剧,名字还怪霸气的。”章德宁嘟囔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