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82章 有实力,才有平等对话的资本!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

    任炳达把第二支烟点燃,但吸烟的动作明显迟疑了一下:

    “这种事情……毕竟是咱们单位自己的事情,不好惊动常总吧?”

    “他现在负责太行项目,恐怕是日理万机,哪有精力关心西罗公司这么个几十号人的小单位?”

    这种说法当然只是个随口应付一下,

    他一直以来都没机会见到常浩南的真人,只是从内部和公开媒体报道,以及各路传说中听闻中过这一大名及其相关事迹。

    其中虽然有诸多版本,但不管怎么说,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

    就是常浩南在科工委顶层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而他的公开职位中又涉及973计划,以及华夏科学院系统内的国有企业总经理,显然在科技委那边也能说上话。

    这种情况下,任炳达主要是担心对方金口一开直接给否了。

    那可就半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旁边的高宁跟任炳达已经合作多年,看着后者的表情也大概能猜出来对方在担心些什么。

    “常总那边的态度,应该不太需要担心,我听在603所那边工作的老同学说,今年年初跟欧盟签署航空产业合作协议那件事,背后其实就是他提出来的,还有落地到咱们厂的那个D436发动机,麦道公司被并购之后,给沪飞那边安排转产图波列夫设计的客机……”

    一桩桩一件件,似乎足以证明常浩南并不是那种不愿意对外交流的老顽固。

    “你说的这些传闻,我当然都听过。”

    任炳达狠狠抽了口烟,紧锁的眉头并没有因为高宁的开导而有所舒展:

    “但是你想啊,常总,估计也就不到30岁的样子,今年上半年他拿五四青年奖章的时候都还是学生,咱就算他当时是在职研究生,那估摸着参加工作也没几年。”

    说到这里,他再次迟疑了一下,但考虑到高宁跟他也属于过命的交情,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一个年轻人,突然间横空出世,这么多涉及到产业走向的决策,就都跟他有关系……这合理么?这不合理。”

    “所以我觉得,常总的能耐肯定是有,但这些事情,保不齐是上级为了给他增加威信,安在他头上的,做不得数啊……”

    原本任炳达其实也就是個猜测,但是这么一推理下来,竟然越说越觉得合理。

    而且还很精彩。

    总之就是自己把自己给说服了。

    头一回听见这种分析的高宁人都麻了,但一时间竟然又想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反驳,憋了好一会才回答道:

    “就算真是如此,那他做决定的时候也总要跟上级商量,维持过去的人设吧?”

    “再说,咱们又不是直接联系常总,况且咱也联系不上人家,中间还要经过张部长嘛,他在盛京参与太行项目,对于常总的具体情况总要更了解一些嘛……”

    见到办公桌后面的任炳达还是有些顾虑,高宁只好进一步抛出筹码:

    “你想,以常总的话语权,还有手里的资源,要是能帮忙的话,那可就要省下不少事了……”

    ……

    事实证明,画饼这种事,效果一般都是不错的。

    因为两天之后,收到求助的张振华就趁着中午的功夫找上了常浩南。

    后者开完会之后也没有马上急着回京城,此时正在606所给自己腾出来的一间办公室里写那份《关于改进提高设计评审有效性的思考》,见到从410厂那边急匆匆赶过来的张振华,也是有些好奇地合上笔记本电脑的盖子:

    “张工这是……”

    对方显然有点着急,但如果是跟项目有关的事情,那钟世宏或者海谊德应该早就电话通知他了才对。

    “常总,是一点有关我们镐发集团的私事,所以我才趁着非工作时间过来打扰。”

    张振华说着把手里整理好的一些资料双手放在常浩南的办公桌上。

    他自然不可能空口白牙地过来跟常浩南汇报,因此昨天接到集团那边的电话之后,当晚就把大体情况整理成了文字。

    也就是他今天带过来的这一份。

    “既然是镐发集团的事情,那就不算私事,得算加班呐……”

    常浩南半开玩笑地把资料拉到自己面前,又抬手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几张椅子:

    “张工找个地方坐,旁边箱子里有水,我先看一看材料……”

    以常浩南如今的位置,自然有人负责把热水之类的东西准备好,但他上辈子早就习惯了喝凉的,所以除非泡茶,否则一般都是图省事,直接找人搬了几箱盛京本地产的大清宝泉放在办公室里完事。

    总之在盛京,天王老子来他这也得喝瓶装水。

    张振华赶紧取出一瓶,拧开瓶盖喝了两口。

    他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一线工程人员一样,烟瘾很大。

    但来之前,钟世宏特地嘱咐说常浩南不喜欢烟味,所以他哪怕犯了烟瘾,也肯定不能在这抽烟。

    “西罗公司……”

    常浩南重生前确实听说过430厂跟罗尔斯罗伊斯搞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合作,到2010年之后还通过这个渠道帮罗罗生产过不少非核心零部件,算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航发领域的出口。

    但这个公司名字他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差点笑出来。

    当然,98年这会,足球场上活跃的罗还是大罗,也就是巴西那位,所以他还是憋住了。

    内心短暂的小剧场过后,常浩南还是很快严肃起来。

    材料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镐京方面想要保住西罗公司这么个来之不易的对外合作渠道,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所以希望能求得他的意见。

    这个思路,跟他最近的想法确实不谋而合。

    毕竟设计评审会结束那天的庆祝宴上面,他就和海谊德讨论过华夏企业出海的事情。

    以目前华夏已经逐渐开始爆发的工业规模,光靠国内市场那是必不可能养活的。

    还是得去挣外国人的钱才行。

    只是这两天一直忙于给国军标添砖加瓦的事情,没顾上回京询问罢了。

    在此之前,他确实也推动过几项对外国际合作,比如那两架如今已经开工的A330AIT结冰验证机。

    但这毕竟属于项目驱动的个别案例。

    总不能每个企业出海都让高层出面去谈吧。

    所以,最好还是能形成渠道惯性,搞出一套商业上行之有效的生态打法。

    材料的最后,张振华还特地附上了那份英国人写的函件内容。

    毕竟能在国产斯贝这件事上如此扬眉吐气,主要确实是常浩南的功劳。

    要是没有他把涡扇9改进型号列为太行项目的技术验证机,恐怕现在430场还得跟英国人跪着要饭呢!

    “看上去,这英国人也还是很识时务的嘛……”

    常浩南看到这一段内容果然心情不错:

    “说到底,有实力,才有平等对话的资本呐!”

    “是啊,这也是托了您的福……”

    张振华看到常浩南的态度似乎不错,赶紧一阵彩虹屁吹起来。

    常浩南赶紧挥挥手打断:

    “但不管怎么说,在过去一些年的环境下,罗罗公司愿意和咱们华夏做生意,哪怕要价很高,也说明他们确实是可以合作的。”

    他口中的前些年可不是从1975年引进斯贝开始算的。

    早在1961年底,华夏就跟英国维克斯公司签署合同,购买了6架当时还比较先进的子爵式客机,上面安装的动力就是罗罗制造的RB.53发动机。

    为此,国内还派出了一批技术人员,去英国学习这种发动机的保养和维修技术。

    算是华夏和西方国家在航空技术领域的第一次交流。

    英国人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很有资本主义的风范。

    只要你敢给钱,我就啥生意都敢做。

    毕竟眼下是1997年不是2017年,欧洲人多少还有点梦想。

    “那……常总您的意思是……”

    “斯贝的生意,从技术上确实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常浩南合上面前的材料,靠在椅背上:

    “但这两个识时务的英国人,还是要保一手,否则换来两个对华死硬分子,还是有点麻烦。”

    意识到这是在作出部署的张振华赶紧掏出小本本记笔记。

    “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老的歼轰7总归还是需要老型号的零部件,如果英国人给的价格真有诚意,那再买一批,把罗罗给稳住,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还是要跟那两个英国人说清楚,这不是我们有需要,而是看在过去的生意关系上拉他们一把,作为条件,需要适当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斯贝毕竟太落后了,让他们拿出点更新的东西出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虽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出口,但饭总要一口一口吃。

    “太新的技术……恐怕对方不会同意吧?”

    张振华停下笔,抬头问道:

    “那两个英国人毕竟只是中层,话语权有限呐……”

    “你上来就跟人家要遄达700这种主力型号,那当然不可能,但可以用切香肠战术,一步一步来嘛。”

    “我看罗罗的那些轻型涡轴,或者涡桨发动机就不错,技术很先进,又不那么敏感,正好还是国内的空白,咱们一时间也腾不出人手和精力去专门搞,完全可以谈一谈!”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