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04章 猎杀狐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尽管长时间的飞行和高原反应让郑良群和陈家亮有些疲惫,但现在还没到可以休息的时候。

    由于本次计划高度保密,因此相关作战计划完全由高级参谋人员在斯卡杜基地内部制定,所有与计划内容相关的文件都禁止被带出基地,任何人员必须到达斯卡杜基地后才能得知计划的全部内容,在作战行动完成之前同样不得离开。

    就连执行任务的两名飞行员,都只是大概知道自己来此的目的,而并不清楚具体的方案细节。

    所以他们得先去开个简报会,顺便跟同样参与本次行动,负责打配合的巴空军飞行员见上一面。

    幸亏对方的地勤很贴心地安排好了车辆,让他们无需再步行很长一段距离。

    在斯卡杜机场地下控制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面,穿着两国军装的十几名地面指挥人员正面对面坐在长条形会议桌的两边。

    “报告!”

    随着一声干脆利落的口令,两位华夏飞行员出现在会议室门口,立正,并抬手向屋子里面的一众人员敬了个礼。

    人员到齐之后,作战会议很快开始。

    一名巴空军准将站起身,从公文包里掏出了厚厚一沓文件,然后按照次序在每个人面前发了一份。

    尽管是汉英双语,不过翻译水平确实有些一言难尽。

    郑良群和陈家亮都是在接到此次任务之后临时抱佛脚学的英语,两个40来岁的中年人,拼了老命没日没夜地硬啃单词,也就是能听懂一些最简单的指挥口令。

    好在那名准将随后又站上讲台,对着一张大比例地图开始进行详细介绍。

    两个人戴上面前的耳机,里面随之传来华夏方面翻译的声音。

    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并不算复杂。

    虽然红旗2乙A的导弹发射阵地很难轻易转移,但其从SNR-75扇歌改进而来的新型火控雷达本身其实只需要一辆拖车和一辆电源车就能带走。

    三倍音速中队的米格25是最古老的米格25RBK,没有装备雷达,也未经过后续升级,其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只能感知到自己已经被锁定,但无法得知是否有导弹发射,位于军事分界线以东的地面雷达也没办法越过崇山峻岭看到兴都库什山脉的情况。

    所以其飞行员在座舱里是接近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只要让那部火控雷达在米格25的新路线中途设伏,就可以让对方以为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防空导弹阵地,从而多进行一次转弯,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拦截射击。

    根据前面几次经验,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印军的米格25在转弯过程中速度损失会非常严重。

    而这就是两架歼8C的机会。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由于两国空军之间并没有联合指挥能力或者通用数据链,因此需要靠语音进行引导,而歼8C与米格25几乎全程都在两倍音速以上飞行,靠语音报坐标的功夫,飞机就能窜出去几公里远,机载雷达的作用范围又比较窄,所以很容易错失目标。

    为此,巴空军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空域划分表,两名飞行员在升空之前可以放在大腿上的透明套子里,到时候地面只需要报一个由两位字母和一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即可。

    当然作战计划中还有其它用于欺敌的部分,不过这部分将完全由巴方完成,跟华夏这边就没什么关系了。

    作战会议不需要有什么废话,把该说的都说完之后便结束了。

    最后确定下来的是行动代号。

    非常直白——

    Operation Kill the Foxbat.

    中文,猎蝠行动。

    ……

    陈家亮把发到手里的作战计划收好,站起身准备去见一见巴方和他们打配合的同行。

    不过旁边的郑良群却仍然坐在原地,皱起眉头盯着面前的几张纸。

    “老郑?”

    “老郑?”

    连着叫了两声之后,他才反应过来。

    “怎么在这发呆呢,今天太累了?”

    陈家亮语气中满是关切。

    高空飞行对于飞行员来说其实是消耗颇大的一件事,尤其华夏空军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尤其需要飞行员养精蓄锐。

    “那倒不是。”

    刚才一直低头不语的郑良群摇了摇头:

    “我只是觉得,这个方案有些……过于复杂了。”

    “咱们之前进行过高空高速性能测试,带两发霹雳11的情况下,也足够飞到21000米和2.2马赫,其实只要在它前几次的航线上打埋伏,用最短的时间开机锁定然后发射导弹就行,完全没必要玩这么一手打草惊蛇的花样。”

    “这个么……”

    听副师长这么一说,陈家亮也觉得是有些奇怪:

    “我想可能不完全是技术原因,像这种任务,只要参与到里面就都有贡献,立功受奖跑不了,恐怕巴方这边的地空导弹部队和航空兵也不甘心只是当个观众吧?”

    “再说了,他们这样也算是多一层保险,还能让咱们俩轻松点,少飞一会双二一。”

    双二一就是2.1万米高度,2.1马赫速度。

    这在过去是只有纸面上才能达到的指标,前段时间接装歼8C之后,才由他们师第一次在作战状态下实现。

    “怎么说呢……”

    郑良群还是有些犹豫:

    “他们这个计划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二战时候日本海军的那个九段渐减,在很多地方都押宝敌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但现实不是三国演义,没有那么神算鬼谋的诸葛亮,所以制定计划应该务求简洁精炼,太复杂了……很容易出问题。”

    “想不到你对海军还有研究?”

    陈家亮笑呵呵地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宽慰道:

    “这种事情也不是你我这个层级能决定的,咱们只有做足一切准备,在执行层面上力求万无一失。”

    “你说的也是,等会到了住处咱俩确实应该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列出来……”

    这个时候,一名穿着巴空军飞行制服的上校军官带着一名翻译走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两位远道而来的华夏朋友,伱们好。”

    说着首先向他们敬了个礼。

    副师长和师参谋长都是大校军衔,相当于准将,因此自然是对方先敬礼。

    “你好。”

    二人随即起身还礼。

    “巴德拉·伊斯拉姆,9中队的中队长,会跟你们……配合作战。”

    这句话经过一道翻译之后已经没了什么语气,但哪怕不懂英语,也能听出他的话语中带着些不好意思。

    华夏空军参与作战这种事自然是最高机密不可能透露出去,所以如果真的把那架米格25打下来,就需要一个巴方飞行员出来领取战果。

    显然,这名姓伊斯拉姆的上校就是那个被选中的超级幸运儿。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到时候只需要驾机起飞,按照航线飞行,然后打出去两发导弹再降落,就可以领到一枚最高勋章。

    不过这跟两名华夏空军的飞行员并没有什么关系。

    郑良群和陈家亮迅速跟伊斯拉姆攀谈了起来,内容自然离不开空战。

    对于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作战经验的华夏空军而言,能接触到真正参与过空战的外军同行属于非常宝贵的机会。

    四人就这样一路离开地下控制中心,坐上车前往机场另一边的飞行员宿舍。

    路上经过加固机堡的时候,伊斯拉姆示意司机放慢速度,同时摇下车窗,探出头去盯着那两架正在去掉华夏空军机徽的歼8C看了很久。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