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八十五章 封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亩产二十余石,便意味着粮食的产量至少可以增产十数倍。

    只要晾晒成番薯干,可储存几年,还可用来当作行军的干粮。

    而且种植起来容易,更让人震撼的是,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种植,甚至荒田劣田也可,这样一来,大量的劣田恶地都可种上这等粮食。

    在场大臣的心中已经将这番薯当作了粮食,方才人人都喝了粥,这番薯的饱腹感方才人人都体会过。

    完全不亚于小麦,稻米这等主粮。

    唯一的缺点,吃多了会放屁。这个根本就不是缺点,对于他们可能是,毕竟他们是大臣,是贵人,可对于这天下万千的百姓来说,这个根本就不是缺点。

    产量奇高,储存时间长,几乎任何地方都可种植,只有一个完全称不上缺点的缺点。

    这.莫非是天上降下的仙种不成?

    他们只能想到是天上降下的仙种,人间哪有这等神物?

    光一个产量就死死的压住了天下所有的农作物,唯独芋头可以略微媲美一下,芋头的亩产高一些的能达到两千斤,可芋头只能储存一两个月,而且它是挑地的,不是任何的田地都可种植,它不耐低温,只能在南方种。

    而在如今这个年年气温都极冷的时期,甚至只能在极其靠南的地区种植。

    南方每到大灾之年,灾民们都是靠着芋头果腹。

    现下有了这个番薯,那便意味着往后的灾荒之年,百姓可通过此物解灾。

    粮食的产量提高,户部为从哪儿调拨粮食赈灾而头疼,朝堂为此争论的不可开交,这等事将会减少出现,甚至不再出现。

    内阁首辅刘健已是耐不住性子,紧盯着夏源问道:“夏詹事,番薯此物,可以推而广之吗?”

    听到这话,夏源不由笑了,“自然可以。”

    弘治皇帝这时接言道:“朕欲将此物推广天下,诸卿之意如何?”

    刘健当即离席,走到谨身殿中央拜倒:“陛下明仁践性,德披四方,此等作物,理应推广天下,惠及我大明朝万千黎民百姓。”

    其余人也尽皆起身,走到殿前一并拜倒:“臣等附议。”

    这是通天的功绩,是功在当代,惠及万古的功业,没有人有理由拒绝,更没人想要拒绝。

    这等作物若是在此时推广天下,上至君王,下到他们这批大臣,都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悠悠青史,煌煌史册会记载,是在他们的一力推动之下,这大明才有了盛世。

    有了此等天赐一般的粮食,盛世还远吗?

    所有人都意识到,盛世已是近在眼前。

    弘治皇帝长身而起,显得极为宽慰和舒畅,“祖宗保佑,天赐这等神物佑我大明。”

    夏源脸颊一抽,屁的天赐,这是我弄来的。

    “朕以为事不宜迟,而今正在推行摊丁入亩之法,朕决议,将这推广番薯之事随同变法一道推行下去,诸卿以为可否?”

    “臣等谨奉诏。”

    “好!”朱佑樘叫了声好,而后又把目光看向夏源,“詹事府少詹事,陆路总督夏源,种植此物有大功于朝,乃使天下百姓惠及此恩,封为”

    说到此,弘治皇帝停顿一阵,像是在思量,片刻才接上道:“封为昌德侯。”

    夏源一怔,先前看这狗皇帝一口一个天赐,一口一口祖宗保佑,还以为忘记了自个儿的功劳。

    原来没有忘,直接给了个侯爵。

    只是这昌德侯,昌德,昌德,总觉得差点意思,不过凑活用吧,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是爵位,比官位可要保值多了。

    像官位,你自个儿是个官,你的儿子考不上科举,许是皇帝还会发发善心,恩荫个闲散的官职,但等到了孙子那辈,就算孙子也得以恩荫,那重孙子,重重孙子呢。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更遑论是这种恩荫,这种君臣之间的恩义。

    可爵位是能子孙万代传承的,只要大明不亡,就能一直的传承下去,与国同休。

    夏源正想谢恩,刘健却道:“陛下,太祖高皇帝早有成法,非军功不得授爵.”

    “此功不亚于开疆扩土,乃至远超于开疆扩土,朕如何肯吝啬一个侯爵?”

    弘治皇帝说的大义凛然,但他其实早就想给夏源封个爵位,或者说给自个儿的外孙往后留个爵位继承。

    只是顾忌礼法,实在是找不到借口,毕竟夏源是文官,作为文官,想要通过积攒军功捞到爵位,实在是难如登天。

    整个大明朝,文官通过军功被封爵的,如今也就只出过一位而已。

    第二位是王守仁。

    但也就仅此两位,由此可见,这种事有多难。

    而听皇帝如此说,其余的大臣也不好再言,遑论,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这爵位是皇帝授予,也是皇帝说了算,他们只是出于本能维护一下祖宗成法,虽说这成法早就崩了。

    说是无有军功不得封爵,可那些外戚什么功劳都没有,不照样能领一个爵位。

    而种植这等作物的功劳,就像陛下所言,绝不亚于开疆拓土,甚至是远超开疆拓土,打下来的土地,守不住亦是白搭。

    可这粮食,一旦推广下去,就永世长存。大明王朝,天下百姓永永远远的都能因此而受益。

    不过还是让人觉得心里不是个滋味,心里阵阵的发酸,并不是因这爵位,而是这爵号。

    大明往常授予爵位,大都会找个相应的地名,也有过直接给两个寓意美好的字作为爵号。

    但这次陛下给的却是昌德。

    这两个字太大了,出自圣主曲辞,所谓圣皇应福始,昌德洞佑先。

    这个象征意义,乃至其中包含的深意,绝对是非凡的。

    弘治皇帝有往自个儿脸上贴金的意思,他是圣皇,而他的福气之始便是昌德。

    夏源还没想到这一点,仍觉得这个爵号差了些意思,只是拜倒在地:“臣叩谢陛下恩典!”

    “此外,再传朕的旨意,在夏卿家的家乡大兴县,给夏卿家立一座石坊,颂扬其功绩!”

    立石坊..

    这石坊就跟牌坊一样,说穿了就是给男人立的牌坊,造的光彩夺目,上面还会刻上旌表的文章,详细说一说这位牌坊的主人都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不过种番薯,这个要给写出可歌可泣的感觉怕是有点难度。

    而且封侯还立牌坊,这个怎么想都怎么别扭,夏源打算回头就写首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把这个牌坊彻底的立起来。

    “臣谢陛下天恩。”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见这推广番薯,册封爵位之事都定了下来,他的目光这下便看向了刘健,“刘卿家,先前刚一入殿,卿便说有事启奏,你与朕要说的事是何事?”

    (本章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