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26-128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早上是府学的另一位先生,  下午是董大人。

跟着董大人学了一段时间,对于他授课的方式秦贞已经摸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边听他讲边做笔记,  这么一来,到了晚上整理时速度快了一半。

原定于明日就要启程回家的,谁知吕先生和宋先生两人一见如故,又请了张先生,  一并来给他们过这两天学习的内容,于是大家决定再留一日。

倒是佟先生领着甲班的学生先他们一天回去了。

这么一晃,  回到家就进入了六月。

距离院试只剩两个月了。

他们这边离砚城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最主要还得提前去适应一下环境,  于是再减去路上与需要适合的时间,七月中旬就得出发。

时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  吕先生对大家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每日刷完题之后,必须把当天的试卷给清了,秦贞晚上回去还得看曲先生的笔记。

以前每个月还能有两天休息日。

自从回来之后,吕先生就与宋先生商量好了,  休息日的时候,带着自家的学生到县城,大家一起集合,再讨论最近所学的难点重点。

宋贤他们私塾只有两个人过了府试,秦贞他们五个,  带上先生一共也才九人,在酒楼找个房间刚刚好。

如此一来,待把曲先生的笔记看完时,已然进入七月了,  迎来了他们这边雨季。

工地那边自打开始下雨,就停了工,这一停就是七八天。

望着外面浠浠沥沥的雨。

秦贞急得直转圈,这年头通讯太难了,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

沈君月带着双儿,在大雨来临的前一天去了临县山地那里,因为不在本县,走的时候就说好了,要在那边多待两天。

今年自打正月开始,就极少下雨,沈君月他们与村民种的葡萄树,也亏得有条泔江可是以引水灌溉。

饶是如此,依旧长势不好。

更别说那边的山地了,虽说山上也有水流,可耐不住这样的天气。

前几天沈君月买的大川过来找她,说是那边有些果树,因为第一年,结了少许的果子,可没想到,现在天气太旱,果子一个个都掉了,有些树也受不了。

倒是下头的药材还行。

沈君月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带着双儿一道过去了。

本来沈二要跟去的,可家里还酿着酒,秦贞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在家里帮忙了。

沈二娘子一人做不过来,沈父前几天回县城给人杀猪去了。

沈二便留了下来,想等着沈大月初回来,让沈大过去瞧瞧,结果沈大没待到,倒是待来了这一场连绵雨。

秦家这个小院还算不错。

在老秦盘下之后,还特意找人修缮了一下,秦贞住进来时,屋子还有□□成新了,这雨下不下倒没什么事。

不过前两天,听说柳三家的厨房就由刚开始的漏雨,在两天前抗不住塌了。

母子两人到了本族的一位二叔家里借住。

除了柳三家的老房子之外,还有住在泔江边的一些村民,早就带着家人搬到了高处,陆陆续续传来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再加上牛婶一日三回的过来问:“回来了没?可别在路上出了事,我听说XX镇XX村,那边整个村子都被淹了……”

秦贞一听这个,吓得脸都白了。

房子漏了是质量不行了,被淹是住在河边,山上也不知道怎么个情况?

有没有泥石流什么的?

沈君月迟迟未归,一家人的心都跟着七上八下的。

秦贞现在每天睁开眼,头一件事就问,“回来了吗?”

沈二见他实在着急,嘴上长了好几个燎泡,道:“还没呢,你别着急,今天雨小点了,指不定在路上了,前两天不是大哥已经过去了吗?”

要是实在不行,他打算自己也过去一趟。

当时走的时候,就跟她说了女人家别出门。

等沈大回来再去也不迟,反正天气都这样了,谁知道,她脾气倔,二话不说便去了。

说什么不过去看看不放心,现在地里正是菜和瓜成熟的季节。

在没建酒坊之前,她每个月起码要去一次的,自打开始建酒坊,她这还是四月底的时候去过一次。

结果,这次走雨就下个没停。

秦贞道:“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沈二道:“你去做什么,你马上就要考试了。”

秦贞苦哈哈道:“我现在也没心情学习不是。”

自打知道沈君月与他一样,不是原装货,又应该是来自同一个时代之后,心情就不一样了,不管沈君月对他怎么感觉,反正他感觉挺亲切。

跟亲人一样一样嘀。

起码有些话只有他们都懂。

沈二道:“放心吧,她吉人自有天相。”

虽是如此说,他也没好到哪里去,急得嗓子都哑了,嘴角也烂了好大一块。

见秦贞在这儿晃得人实在眼晕,沈二挥挥手,“行了,你回去学习吧,先生让你写的文章写出来没?”

秦贞还真没。

因为这些天一直下雨,他们私塾的房子也有点漏,吕先生索性每日都布置一篇文章让他们回来写,写完之后,第二天交上去,再把新的题目拿回来。

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

秦贞磨叽了一会,只得回屋写文章去了。

被训练了这么久,套路已经轻车驾熟,很顺利地把草稿给打了出来。

再仔细打磨一遍,重新抄到纸上,文章算是完成了。

阮氏进来时,他正翻出宋贤借给他的书仔细瞧着。

阮氏道:“阿贞,吃东西了。”

秦贞抬头,就见阮氏手里端了一碗细面条,上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

阮氏笑道:“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着拉了把椅子坐在他的对面,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

秦贞被她盯得有点不安,“娘,有事吗?”

阮氏被他一喊,鼻尖一酸,眼泪扑哧哧地就落了下来,哽咽道:“没事,阿贞快吃吧,这是娘特意给你做的。”

她做面食的手艺还不错。

以前不管王氏,还是王氏的那些孩子,不管谁生辰的时候,她都要亲手做长寿面,唯有秦贞她不敢做。

本来今日的面能做得更好一些。

可沈君月和双儿至今未归,一家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她就没敢张扬,只简单地放了两个鸡蛋。

秦贞道:“肯定好吃的。”

这汤是大骨熬的,面里面还加了鸡蛋和盐,特别的筋道。

光闻味就让人口齿生津。

秦贞在阮氏的注视下将一碗面给吃了个精光,后知后觉得:“娘,您这厨艺越来越厉害了,一根面就做了一碗。”

阮氏笑道:“好吃吗?”

秦贞点头,“还有吗?”

阮氏摇头,“以后每年娘都给你做。”

秦贞:“……”

吃碗面还得隔一年,这是牛郎和织女呀?

见秦贞一脸懵,阮氏再也没绷住哇哇的哭了起来。

秦贞因为身份问题,打小就没正式过过生日,哪里知道这是长寿面啊!

想到此,阮氏哭得更厉害了。

听到哭声,沈二娘子忙跑了过来,只见秦贞手足无措地在哄阮氏。

沈二娘子也跟着哄了一会,阮氏才说清原由。

秦贞:“……”

没想到,原主是七月初七生日。

不过仔细一想,确实原主的记忆里没有关于什么生日的画面。

想想确实挺可怜。

阮氏哭了一会心情好多了,抹了抹眼泪道:“阿贞你学习吧。”

说着拿着碗出去了。

沈二娘子与她一道离开,道:“阮姨,今天是阿贞的生日,您怎么不早说呀。”

阮氏主要是觉得沈君月不在家,一家人心情不好,哪好意思提这个,只自己给孩子做碗面算是过了。

沈二娘子道:“这下了几日的雨,咱们的原料也完了,今日我刚好没什么事,不如咱们做几道菜,给阿贞庆祝庆祝吧!”

秦贞和小伙伴们本来说好了,过了明日就去砚城。

谁知道,沈君月一直不回来,他也没心思走,刚好趁着今日做些好吃的,也算是给秦贞提前送行了。

阮氏道:“这样不妥吧。”

沈二娘子笑道:“这有什么不妥的,指不定咱们把饭菜烧好了,小月他们就回来了。”

昨天半夜雨停了停,今天早上开始又下起了小雨,不过照这样的情况,要是赶路倒是也可以。

阮氏:“……”

还真跟沈二娘子说的,二人把饭刚烧好,沈君月和双儿进门了。

从他们这儿到临县,得大半天的时间。

当时沈君月赶到时,天都黑了,只好在村长家里借住,打算第二天上山看看,结果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雨。

这一下雨就没停过。

村长笑道:“看来还是娘子厉害,这一来雨就来了。”

旱了这么长时间,这雨刚好下到人心坎里去了。

沈君月本来想等雨停了到山上看看,既然来了不上去看看有点不值当,岂知,这雨一连下了七八天。

就算是现在停了,也没法上山。

于是,她便趁着今日雨小了和双儿两人回来了。

那边的情况还可以,主要是山上树多、草多,山体滑坡的机率不大。

路上的情况也比想象中的好些。

秦贞听她说完,长长吐了口气,笑道:“既然都回来了,那我先回去写作业了。”

他感觉,那个文章写得有点不太好哈!

沈君月回来的当天晚上,雨就停了。

第二天,难得的出了个大太阳,距离秦贞要去府城的时间越来越近。

秦贞从私塾回来,见沈君月正和赵家父子商量酒坊排水的事。

秦贞回房先把今日先生布置的文章给写了,又看了会书,沈君月才将赵家父子送走。

转身就进了秦贞的房间。

“你什么时候走?”

“明日。”

本地讲究什么七不出八不入的,他也没听仔细,总之七八不能出门。

九又与久同音,有长长久久之意,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初九出发最好不过。

秦贞他们都说好了,一会把先生布置的文章写完,再一道去文庙上香。

沈君月道:“不能等两日么?李老板过两日要过来拉酒,你们刚好与他们的车一道走。”

而且砚城有李老板,也有李三他们家,他们不愁没落脚的地方。

更何况李三上次来就说了,把贡院边上那套宅子留给秦贞他们。

秦贞知道她是怕路上不太安全,跟着李老板的人,路上不说多安全,肯定是住宿吃食方面更好一些,因为人家走多了,什么路什么店比秦贞这些头一次出远门的要明白很多。

秦贞道:“这我也说了不算呀!”

关键这不是大人们已经算好日子了吗?

上个月十五,阮氏还跟着王福礼娘和李青云娘子、朱玉山娘子和娘,杨喜娘一并去了寺庙给他们求了平安符,再顺带算了出行的日子。

据说这都是让大师开过光的。

每人还花了好几两银子呢。

要是不走,这银子就白花了。

沈君月:“……”

秦贞他们下午从文庙回来,就瞧见李老板拉酒的车来了。

而且这次李老板亲自过来了。

王福礼开心道:“怎么样,我姐夫好吧!”

知道他们要去府城,特意让这次拉货提前走了几日,刚好赶上他们明日出发。

秦贞竖起大拇指,“姐夫真好!”

什么事都想到了。

沈君月见秦贞他们与李老板一道走,也算放下心来。

送行时,习惯性地问了下他钱够不够。

秦贞道:“够了。”

他是真不乱花钱,也没啥花钱的地方。

就上次去县学,回来给沈君月他们几个女人买了些胭脂水粉和首饰,结果,不管是沈二娘子,还是阮氏和沈母,甚至连双儿都欢欢喜喜地把他送的礼物给用上了。

唯独沈君月还塞在抽屉里。

今日送行,都没见她戴他买的头花。

秦贞磨磨牙,目光在沈君月那张英气十足,可盐可甜的脸上扫了两圈,莫非这真是个老太太?

可一个老太太怎么着也是个女人呀!

老太太一朝变年轻变美了,不更应打扮自己吗?

可沈君月每日素面朝天的,因为今年一直在工地上,要么就到处跑,晒得黑不溜啾的,还瘦了不少,有时候穿上男装还真挺像个美少年的。

他发现了,她有时候连油脂都不擦点,还不如他懂得如何护肤。

秦贞脑子一抽,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

他是女穿成了男,莫不是沈君月其实是男穿成了女?

这才使得,她老人家不乐意用女人的东西?

而且管柳三叫小孩儿,这不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儿的口头馋吗?

OMG!

秦贞被这个大胆又可怕的念头给劈得晕晕乎乎。

于是眼光就忘记从沈君月的脸上收回来了。

沈君月拧眉,“看什么呢?”

秦贞咂咂嘴。

念叨了一句,“不能吧,这太惊悚了!”

天天被他当成姐们的人,居然是个爷爷?

“什么?”

“要真是这样,那也太惨了。”

直到马车晃了一下准备出发了,秦贞脑袋在车框上撞了一下,他才缓过神来,满眼古怪地又从沈君月的脸上扫了一圈。

要真是这样的话,他感觉沈君月挺惨。

光是大姨妈这一指标,就让人生不如死,更别说别的条条框框了。

他起初确认自己穿越,又是个男人之后,心里虽说别扭,还隐隐有个念头,运气不错。

为什么,就因为在没有姨妈巾的情况下,他用不到那玩意儿!

“可怕!”

“阿贞,你在叨咕什么呢?”

王福礼凑过来,伸手冲外头站着的众人挥了挥手。

秦贞敛了敛神,挥去脑袋里那个可怕至极的念头,“你说咱们这七八天在路上怎么度过呀。”

总不能干瞪眼,也不能一直睡觉不是。

王福礼一听他说这个,吓得一哆嗦,“你该不会是想?让咱们在车上讨论功课吧。”

李青云笑道:“他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虽说在路上不能写字,但你只要带嘴了,那就不防碍什么。

朱玉山道:“这主意好,我正愁咱们这几天时间浪费了多可惜。”

王福礼看向杨喜,“小喜子,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杨喜点头。

他知道自己成绩不如秦贞他们。

可是如果自己再不多用点时间,再不努力一把,以后可能与大家之间会越拉越大。

王福礼认命地梗着脖子道:“来吧,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他们是从县城这条路走的,宋贤和杨师兄两人已经等在那儿了。

因为李老板还带了两车酒,在路上比想象中的走得还要慢。

大家算是将这段时间遇到过的题目和问题彻底讨论了一遍。

到了砚城已经是十天以后了。

大概是李三先前就与李老板说好了,进了砚城,李老板让车夫把货直接送回去,他则带着几人先去了贡院附近李家的宅子。

秦贞自打出了家门就开始观察周边的情形。

像他们那种边远小城,经济一般都比较落后,大家穿的衣裳很多都是非灰即褐的。

越是离砚城这边近,衣裳的颜色越鲜亮,女人头上的簪子数量也跟着增加了,进了砚城就更不得了。

不止城门比余城大,就连房子也比余城高。

更不用提与他们那个芝麻绿豆点的青平县比了。

秦贞瞬间有种土鳖进城的赶脚!

杨喜道:“阿贞,你瞧出什么了没?”

秦贞点头,“砚城有钱!”

这是目前见过最有钱的城市,大概省会就该如此吧。

所以说,西景有钱呀!

光一个省会就如此,也不知道京都是个什么模样儿。

原先秦贞还觉得,中个秀才,二十岁后没什么机会就不考了,可现在,他突然想去京都瞧瞧,看看那边的繁华。

据说当年朝廷被人打到了西边,丢了东部一半的城市,可偏偏不管是朝廷还是权贵,都卷了许多的金银逃了过来。

比起武力值高的东景,西景就有钱多了。

宋贤道:“何止有钱,还特别大。”

这一点王福礼有发言权,他姐夫在县城开的酒楼一家人经营了几十年,好几代人了,可他姐夫和姐姐才来这边几年呀,收益就比家里几十年的收益要好多了。

今年还说要开个分号呢!

不过不在砚城,目前正在寻摸着在哪个府城开呢。

所以说,人多了才有钱么。

大家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坐着车晃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了贡院附近。

李老板在路上顺便给大家介绍了下砚城的景致。

李三知道他们今日要来,特意休息了一天,在家里待他们,还备好了酒席。

进了门,秦贞才发现,李家是真有钱。

宅子又大又气派,可偏偏还不住人……

秦贞他们一共来了七个人。

除了秦贞与李三有来往之外,其余的人都不沾边儿。

所以这次过来的时候,大家知道李家不收钱,住的又人私人的宅子,索性各自从家里拿了一些山货、特产之类的东西。

宋贤还带了一只大鹅,一路上还得照顾它。

>_<

秦贞这次过来,还带了两坛子新酿的酒。

据说是新品种。

沈君月管这个叫“竹叶青。”

秦贞心想,这地方幸亏没有杏花村,不然你这就是侵权。

好在后来沈君月给改了个名“碧影清”。

不过这酒还真是,倒入杯子之中,呈现出淡淡的绿色,借着光更撩人。

李三望着小半车的礼物,笑道:“你们能住在咱们家,那是咱们家的福气,还带什么礼物呀!”

秦贞道:“这酒可不是礼物。”

是沈君月特意让他带来给李三看的。

李家走的叶大人的路子算是通了,如今是正儿八经的皇商。

沈君月就想着让他瞧瞧,这酒能否送进宫里去。

李三一边让人把东西搬进货房,一边和秦贞小声道:“我回去让老爷子先瞧瞧。”

秦贞道:“那麻烦李兄了。”

李三笑道:“麻烦什么,这酒若真被上头选中了,那咱们这儿可就是独一份了。”

秦贞明白。

李老板把人送到,转身就要走,李三拉住笑道:“李哥急什么呀,饭菜都备好了,您吃完了再走也不迟,我这儿刚好有个事想与您商量一二。”

李老板笑着应了一声。

李三让下人领着秦贞他们去住的地方了。

秦贞出门这么久以来,还是头一次住单间。

将东西收拾好,又洗漱好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出来时王福礼拉着他神秘兮兮道:“你闻闻香不香?”

秦贞仔细一闻还真有点淡淡的香味。

好像玫瑰花。

王福礼道:“我去洗澡的时候,看见旁边放了花瓣,顺嘴一问听说是泡澡用的,便往里面洒了些……”

没想到,还真香啊!

他这辈子都没这么香过,说实话,砚城的人可真会享受呀,在他们那儿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姐给他娘买了坛子什么花露,他娘舍不得用,除非出门时才往身上喷点。

而他们家的花,每年都浪费了,他决定回去之后把花瓣都收起来,每天泡澡用。

秦贞:“……”

他那边也有,只不过一想自己现在是个“臭男人”,就歇了这份心思。

不料王福礼这么一个大男人,居然喜欢这味儿。

跟王福礼一样的还宋贤,两人还讨论谁身上的味儿更好闻。

秦贞默默从两人中间退出。

李三吃完饭,和秦贞聊了一会。

秦贞道:“李兄,这附近可有书肆?”

来的时候吕先生就再三强调了,如果有机会就买本学政写过的文章,好了解一下对方的风格,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在写文章的时候把握个度。

现在时间还早,刚好趁这个时间买几本书。

李三道:“贡院前头那条街有家书斋,比砚城书肆里面的书要全些,只不过价格更贵些,除了卖本地官员写过的文章和诗集之外,还有京里许多翰林学士的文章。”

秦贞道了声谢,转身就要走,李三好笑道:“你先别急,我让小井带你们过去。”

秦贞:“……”

这是吃人家的住人家的,还得让人安排个导游。

“客气什么,你以后出息了,咱们多少还要沾你的光呢!”

秦贞:“……”

这话是跟沈二学的吧。


  https://www../44968_44968752/32323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渣渣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
返回目录